牛運震“三字經”石雕 牛運震(1706—1758),字階平,號真谷,清朝山東滋陽(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人。他曾給自己定下為官“三字經”,一是“儉”,杜絕奢侈,以儉養廉,“愿與秦安百姓分衣食苦”;二是“簡”,不要官場做派,主動和百姓打成一片,“力無當日不與百姓相見而訊其苦”;三是“檢”,時刻以“天理”“人情”“良心”作為自省標準。牛運震“有心即可為循吏”,說到做到。 乾隆三年,牛運震選授甘肅秦安知縣。秦安距兗州2000余里,貧瘠苦寒,士子多視為畏途。掣簽結果公布后,師長朋友多半替牛運震扼腕嘆息。牛運震卻不以為然,欣然而往。上任伊始,他就忙著清積囚、平冤獄。前任縣令不經詳查聽信巡檢,誣陷平民馬得才等5人為盜,害了馬家幾條人命。牛運震詳勘案件卷宗后,覺得此案疑點重重,決定再次審理。有同僚委婉建議,前任既已定案,再審就是自找麻煩。牛運震卻說:“寧拼此官,不能委屈也。”審案期間,他不畏權勢,拒納財賄,處公斷直,執法如山,最終為冤屈者平反昭雪,贏得百姓交口稱贊。 牛運震在秦安還整編保甲,清理田賦,廢除苛捐雜稅,親自撰寫《禁陋規碑文》,勒石碑立于縣署門前,永禁巧立名目向百姓要錢。 乾隆九年,牛運震離任,秦安各界人士送行者近萬人。許多人跪哭挽留,有的隨送三四百里才回。乾隆二十三年,牛運震因病在老家去世。每逢祭日,秦安人“各設壇位向東致祭”。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檢察院檢察長安如喜說—— 牛運震以儉、簡、檢三字為其為官座右銘,一生鞭策自己,最終取得卓然政績,更贏得百姓交口稱贊,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廉吏。他崇高的人格力量,博大精深的學術成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光大。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凝聚思想的深層力量。近年來,我們兗州區檢察院堅持將本地歷史名人優秀事跡與弘揚檢察職業精神有機結合,傾力打造融匯地域精髓、承載檢察職業夢想、彰顯時代特征的特色檢察文化,確立了“忠誠、尚法、清廉、為民”的兗州檢察精神,為檢察工作科學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連續10年獲評省級文明單位,并被山東省檢察院評為“全省檢察文化示范院”。 (本報記者郭樹合 通訊員史桂娜) 來源:檢察日報
責任編輯:虞鷹 |